建筑施工企业应急施救(建筑施工企业应急施救措施)
建筑企业有哪5种应急预案?
1、建筑企业应编制综合预案、专项预案、现场预案和应急救援方案四种应急预案。 其中:①综合预案是总体、全面的预案,以场外指挥与集中指挥为主,侧重在应急救援活动的基本程序、职责分配和组织协调等。②专项预案主要针对某种特有和具体的事故类型或灾害种类,如架桥机失稳倾覆、隧道塌方、火灾、深基础坍塌等。
2、应急响应:包括分级响应程序(原则上按一般、较大、重大、特别重大四级启动相应预案),信息共享和处理,通讯,指挥和协调,紧急处置,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,群众的安全防护,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,事故调查分析、检测与后果评估,新闻报道,应急结束等11个要素。
3、综合应急预案 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、政策,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,应急行动、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,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。
4、施工触电应急预案 (一)当发生有人触电时,首先应迅速拉下开关或插头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,并报告应急小组。如果电源的闸刀或插头离触电地点很远,则应迅速用绝缘性良好的电工工具把电线剪断。
5、应急预案的种类分为总体应急预案、专项应急预案、部门应急预案等。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由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。鼓励相邻、相近的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应对区域性、流域性突发事件的联合应急预案。
建筑工程的应急救援有哪些
工程项目部应针对工程特点,进行重大危险源的辨识。
四)应急保障机制。主要有通信与信息保障,应急队伍和物资保障,技术保障,宣传培训与演练。
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主要内容;专项应急预案,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、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、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、预防措施、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保障等内容;现场处置方案,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、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、应急处置程序、应急处置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。
【答案】:参考答案:施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,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,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、设备,并定期组织演练。
建筑工程领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包括:日常管理与监测预警机制 建设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应坚持早发现、早报告、早处置的方针。以人为本,明确职责。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首要目标,实行强化行业监管与企业规范经营相结合的长效管理原则。
三)重特大事故发生后,事故发生地的有关部门单位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,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。因抢救伤员、防止事故的扩大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,必须做出标志、拍照、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,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、物证等。
施工工地安全急救常识
1、有组织的抢救受伤人员,以救人为主;保护事故现场不被破坏;及时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报告,打急救电话120。
2、急救步骤:止血、包扎、固定、救运。常用的急救措施:(1)包扎:伤口包扎绷带必须清洁,伤口不要用水冲洗。如伤口大量出血,要用折叠多层的绷带盖住,并用手帕和毛巾(必要时可撕下衣服)扎紧,直到流血减少或停止。(2)碰伤:轻微的碰伤,可将冷湿布敷在伤处。
3、抢救过程中,如发现触电者嘴唇稍有开合,或眼皮活动或喉咙间有咽东西的动作,则应注意其是否自动心脏跳动和自动呼吸。触电者能自己开口呼吸,即可停止人工呼吸,如果人工呼吸停止后,触电者仍不能自己呼吸,则应立即再做人工呼吸。
4、重度眼伤,千万不要试图拔出插入眼中的异物,若见到眼球鼓出或从眼球中脱出东西,不可把它推回眼内,这样做十分危险,可能会把能恢复的伤眼弄坏,应让伤者仰躺,救护者设法支撑其头部,并尽可能使其保持静止不动,同时可用消毒纱布或刚洗过的新毛巾轻轻盖上伤眼,尽快送往医院。
应急救援管理的基本规定?
1、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,明确领导小组,设立专家库,组建救援队伍,并进行日常管理。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应急物资保障体系,明确应急设备和器材储存、配备的场所、数量,并定期对应急设备和器材进行检查、维护、保养。
2、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如下:(一)以人为本,安全第一原则。以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准绳,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,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。(二)统一领导,分级负责原则。
3、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,采取安全防护措施,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规定。 3需要多个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处置的突发事故,由该类突发事故的业务主管部门牵头统一指挥,其他部门予以协助。 4应急救援队伍主要包括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队、机械伤害应急救援队、消防队等。
4、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(1)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,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,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。(2)迅速控制事态,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、监测,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、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。(3)消除危害后果,做好现场恢复。(4)查清事故原因,评估危害程度。
5、及时通知可能受到事故影响的单位和人员;(四)采取必要措施,防止事故危害扩大和次生、衍生灾害发生;(五)根据需要请求邻近的应急救援队伍参加救援,并向参加救援的应急救援队伍提供相关技术资料、信息和处置方法;(六)维护事故现场秩序,保护事故现场和相关证据;(七)法律、法规规定的其他应急救援措施。
6、而应急救援的五大原则则是:(一)以人为本,安全第一原则。以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准绳,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,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。(二)统一领导,分级负责原则。
发布时间: 2024-08-11